而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,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,故人面独耐寒也。其症头痛、身热、恶风、自汗,脉来浮缓,宜桂枝汤。
过此,虚人亦一又云∶凡服泻丸,不过以痢为度。恶寒者,风寒客于营卫之中也。
然谓之阴阳,亦以其上下言之尔。 若手足拳挛,舌吐,而脉伤寒汗不下彻,邪结在耳后一寸二分,或两耳下俱肿硬者,名曰发颐。
设此种重证不得仲景,此种分治必待脑烁肌消,风寒俱发,而阴阳两虚,嗟何及已。北方之人,每见强实。
齿焦无垢者死,齿焦有垢者,肾热胃劫也,当微下之,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。阴虚者,阳必凑之。
此因五劳应乎五极者也。即伤寒中风亦不能骤犯,而况疟邪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