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在阴而见阴脉者为顺,故生见;阳脉者为逆,故死。以次求之,则五行衰王,可得阴阳表里,上下雌雄相输应也。
设误认为外感之邪,而用疏风愈风等剂,则益燥其燥,非惟不能去风,而适所以致风矣。飧泄不化,完谷而泄也,气癃,膀胱气闭,小水不通也。
此虚实之缓急不可不察也。白术味甘苦,气温,能补中,燥湿。
救里不可,治表亦不可,此不表不里之病,即阳证阴脉之类,有死而已,不能为也。然则音声不惟知所苦,而且可知死生矣。
大脉,应指洪阔,主病进,亦主正气内虚。 补诸阳者,凡手、足三阳之原合及阳跷等穴,皆可酌而用之。
此二症,疑即天疽锐毒。根枝相佐,故云“本末为助”,即后世之煎剂也。